学院新闻

  • 2023-11-07
    11月5日,机械工程学院2023级研究生新生开学典礼暨“书记第一课”在屏峰校区板球馆报告厅举行。机械工程学院院长姚建华、党委书记潘柏松、副院长朴钟宇、党委副书记林洁、学术副院长李曰兵出席本次活动,各研究所所长、团队负责人、各纵向团队德育导师、学院学工办辅导员及全体2023级研究生新生共同参与活动。仪式由林洁主持。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机械工程学院2023级研究生新生开学典礼暨“书记第一课”活动拉开帷幕。开学典礼现场姚建华代表学院热烈欢迎2023级新同学来到浙工大机械学院深造。他回顾了学院70年的办学历史,指出机械是“压舱石”,同学们要树立“机械铸就大国重器”的专业自信,并向新生们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将自己的研究志向与国家战略需求深度融合,做有用的科研;二是聚焦原创性、基础性、系统性研究,做有组织的科研;三是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姚建华致辞潘柏松讲授“书记第一课”。他以“胸怀国之大者,践行担当使命”为题,聚焦“新时代研究生的使命是什么?”和“如何践行研究生的使命和责任?”这两个问题,指出研究生最重要的就是提升理想抱负水平,不断追求卓越,为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做出青年学子的贡献。通过重温
  • 2023-11-04
    10月30日,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学联和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贵州大学承办的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顺利落幕。浙工大机械学院在主体赛中斩获二等奖1项,在黑科技专项赛中斩获星系级1项、行星级1项,斩获佳绩!主体赛决赛二等奖团队:项目名称:“蜘蛛侠”——面向复杂壁面的智能型八足爬行机械项目成员:陈启钊、沈旭栋、周鑫龙(健行荣誉生)、王戈一(健行荣誉生)、黄凌怡、刘隆华指导教师:钟麒、孙造诣、金明生项目简介:大型壁面检修是核电、石化等领域不可或缺的环节,研制一款能在复杂壁面带载攀爬的机器人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团队分别发明了分段式二十四自由度的八足机械系统,嵌入式双泵分合流控制的负压吸附系统和高容错低能耗的智能控制系统,成功实现了在空间壁面中的吸附带载攀爬,并具备更好的续航能力和可靠性。基于上述创新工作,本团队研制的机械有望代替人工成为高危巡检的带载运动平台。黑科技专项赛星系级获奖:项目名称:氢能卫士——高压储氢瓶口阀组件及安全运维系统项目成员:潘州鑫、夏起、李焱、贾明伟、余兮、林润声、钱招乐、俞彬锋、屠李锋、余清指导教师:李曰
  • 2023-10-29
    10月28日,“杭州-莫干山”浙江工业大学第六届国际青年学者论坛机械工程学院分论坛在屏峰校区机械楼举行,机械工程学院院长姚建华、党委书记潘柏松出席论坛,来自海内外的近20位青年学者,学院各研究所负责人、教师代表参加了论坛。潘柏松主持论坛。姚建华代表学院欢迎与会青年学者,介绍了机械工程学院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研成就等情况。他表示,学院将按照“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事相宜”的原则,充分发挥每一位青年教师的优势、特长和积极性,通过研究所和团队的合力托举,过好“教学关、科研关、实践关”,争取三到五年时间取得优异的科研成果。青年学者从激光先进制造、智能制造、机器人、机器视觉、智能感知、力学、新能源、碳减排等领域报告了科研成果。与会青年学者参观了学院展厅,了解学院办学历史、学科建设、教学科研成果、特色研究团队和未来科研方向。据悉,“杭州-莫干山”浙江工业大学第六届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由浙江工业大学、中共德清县委、德清县人民政府联合举办,通过专题报告、学术研讨和人才洽谈等形式,围绕国际科学前沿热点研究领域展开研讨,为海内外青年才俊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和成果展示平台。本次论坛学校共邀请青年学者3

通知公告

  • 08
    11月
    2023
    讲座主题:机械控制课程混合式教学探索与实践讲座时间:2023年11月14日(周二)上午10:00讲座地点:机械楼D526主讲人:胡楚雄长聘副教授主讲人简介:清华大学机械系长聘副教授、博导、副系主任,机械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中国机械卓工联盟常务理事、国家高端智库清华大学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研究院研究员,曾任清华大学党委办公室副主任(挂职)、机械系党委副书记。从事集成电路光刻机、数控、机器人相关的精密机电智能控制相关科研工作,担任IEEE TII、IEEE/ASME TMech副编,获国家优青、国家青拔、北京杰青、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主讲《机电测试与智能控制》《系统动力学与控制》《工程图学基础》等课程,负责的课程于2020年获评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获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和二等奖,清华大学青教奖、良师益友、毕业生心目中好教师等。指导的学生获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中国机械卓工联盟毕业设计大赛个人项目唯一金奖等。
  • 03
    11月
    2023
    根据《浙江工业大学本科“优课优酬”奖励实施办法》(浙工大发〔2022〕43号)文件精神,学校现启动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本科教学“优课优酬”奖励申报工作。“优课优酬”奖励是面向全校承担全日制本科生(含全日制学历留学生)教学任务的一线教师设立的课程教学奖励。所有学院应根据学校文件精神制定实施细则,遴选工作应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通识教育分中心评选自本学期起,全校性通识选修课程(留学生课程除外)中课程归属为人文情怀、艺术修养、社会责任、创新创业模块的,其“优课优酬”奖励推荐组织单位为相应的通识教育分中心(以下简称分中心),推荐比例不超过本模块总通识选修课程教学班数的20%。上述通识选修课程原则上应在分中心参加申报评选,在平台申报时“开课学院”一栏须选择相应的分中心,如有特殊情况确实要在学院参加评选的,需征得分中心和学院的同意,并在平台申报时“开课学院”选择相应的学院。各分中心的“优课优酬”奖励评选细则见附件。二、申报要求1.教师师德高尚,承担本科生教学任务。主讲教师当学期主讲一门及以上本科课程,教书育人成效显著,无教学事故及学术不端等行为。2.课程教
  • 02
    11月
    2023
    交易方式:协议作价转化方式:所有权转让项目编号: ZJGD2023101GS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公示时间:2023-11-02至2023-11-17价格:1.5万元专利名称:一种可拆式快插接头专利号:ZL201610576460.8生效状态:生效成果所有权人:浙江工业大学成果发明人/完成人:应富强;黄松檀;胡冲;刘娟;刘红良;李陈【浙江工业大学公示说明】关于浙江工业大学机械学院1项科技成果所有权转让的公示浙江工业大学机械学院现有1项科技成果所有权转让,现将相关信息予以公示,公示期自2023-11-02至2023-11-17。转化价格确定方式:协议作价转化方式:所有权转让拟受让单位所在区域:浙江拟受让单位性质:企业如有问题,请于公示期内以书面或者电子邮件形式反映给机械学院和科研院(工研院)。机械学院  电话:0571- 85290723, 邮箱:jdxyky@zjut.edu.cn科研院(工研院) 电话:0571-88871563 ,  邮箱:guobeini@zjut.edu.cn 科研院(工研院
  • 02
    11月
    2023
    根据《机械工程学院关于专任教师申请校主讲教师资格的规定》,现组织《尽欢》未删完整版电影学院2023年下半年教学能力测试。具体通知如下:一.参加教学能力测试对象青年教师导师制培养期满,未参加或往年未通过校主讲教师资格测试试讲的教师。须完成48学时的助课,同时提供不少于16学时的纸质稿教案(教案模板,见附件3)及《校主讲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纸质稿(各1份)。电子稿发邮箱:jdxyjx@zjut.edu.cn(命名:姓名+文件名)。二、教学能力测试内容及要求由测试专家组从被测试者上交的教案中随机抽取章节,并提前1小时告知。测试分为说课(3分钟内)及讲课(15分钟内)两个环节。测试内容及要求详见附件5。请提前准备好教案试讲PPT(现场拷贝抽讲章节)。三、时间进程安排请拟参加的老师于11月7日(下周二)下班前上交相关材料纸质稿及电子稿。具体测试时间另行通知。联系人:竺炯林(机械楼B507,85290650)。附件下载:附件1:机械工程学院关于专任教师申请校主讲教师资格的规定.doc附件2:浙江工业大学主讲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2023年新版).doc附件3:机械学院-课程教案参考模板(2022年新版).doc
  • 02
    11月
    2023
    根据《机械工程学院青年教师导师制的实施意见》和《机械工程学院关于加强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实施意见》(浙工大机械学院〔2022〕10号)精神,为做好青年教师培养工作,进一步帮助青年教师过好“科研关”“实践关”和“教学关”,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导师配备 各研究所新引进的青年教师,符合《机械工程学院青年教师导师制的实施意见》规定的实施范围,必须接受导师的指导。请各研究所做好青年教师导师的配备和聘任工作,将导师配备情况—《浙江工业大学机械学院青年教师导师制责任书》(见附件1)纸质稿(一式三份),《青年教师导师配备汇总表》(见附件4)电子稿即可。之前已经报送过导师配备情况的,无需再报送。二、导师制考核 青年教师在导师指导下完成不少于48学时的助课工作及办法所要求的其他环节内容后,方可参加导师制考核。请填写《浙江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青年教师助课工作考核表》(见附件2)纸质稿(一式两份),《浙江工业大学机械学院青年教师导师制工作考核表》(见附件3)(一式三份),《青年教师导师考核汇总表》(见附件4)电子稿即可。请于11月8日(下周三)下班前,将上述表格纸质稿交至机械楼B513吴老师处,电子稿
  • 02
    11月
    2023

师生风采

  • 10月13日至15日,2023年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世界杯中国赛在福建泉州顺利举行。学院共有七支队伍参与了本次赛事,赢得了全国一等奖2项,全国二等奖2项,全国三等奖2项。获奖名单如下:本次大赛吸引了包括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260所学校的1084支队伍参加,报名人数超过5000人,参赛规模创大赛历史之最。大赛共分大学组24个大项52个小项,青少年组5个大项、15个小项,包括足球机器人、救援机器人、水下机器人、智能车挑战赛等,共计产生66支冠军队伍、60支亚军队伍、54支季军队伍。据悉,中国机器人大赛(CHINA ROBOT COMPETITION)是中国影响力最大、综合技术水平最高的机器人学科竞赛之一,是我国最具影响力、最权威的机器人技术大赛、学术大会和科普盛会,是当今中国智能制造技术和高端人才的重大交流活动,旨在通过组织机器人比赛和技术研讨,让更多的群众尤其是青少年学生了解机器人,喜爱机器人,向他们普及现代科学知识,为我国的机器人事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同时通过机器人比赛和技术研讨,推动和促进机器人与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与创新,为我国的快速持续发展贡献力量。机器人研究涉及多个学科
  • 攀科学高峰 育青年英才——记浙江省师德楷模、浙工大教授姚建华□本报记者 邵焕荣用3年时间突破“卡脖子”技术,将产品的制造成本降到了原进口价的七分之一,为国家节约了大量外汇;相关技术应用于百余项重大工程,惠及200多家企业,新增效益超200亿元;……每年的新生第一课,浙江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姚建华都会把当年自己解决“卡脖子”技术的故事讲给学生听。他说,做科研,就是要瞄准一个方向,脚踏实地一干到底,“不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更要把成果留给国家和人民”。他这么说,也是这样做的。30年多来,他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120余项科研项目,并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和突破国外技术封锁作出了突出贡献。以国产之光破“卡脖子”之痛从1987年踏上工作岗位的那一天起,姚建华就深耕在激光制造与增材制造等国际前沿领域科研一线。上海汽轮机厂有限公司是我国生产大功率发电汽轮机机组的三大动力企业之一。作为发电机组传动系统基础部件的叶片,在一台机组上分布有1000多支,用激光强化技术提高叶片的抗汽蚀性,
  • 她是第12届“上银优秀机械博士论文奖”优秀奖获得者2015年进入浙江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攻读机械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在国际主流刊物上发表高水平SCI期刊论文10余篇入选“超级博士后”计划成功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等资助她就是浙江工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2017级硕博连读博士研究生裘烨心栖梦归处,不忘青衿志,不负韶华年。自2015年踏入浙江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裘烨始终怀揣梦想,脚踏实地,砥砺前行。在导师柴国钟教授和吴化平教授的指导下,她已在Adv. Funct. Mater.、Nano Energy、NPJ Flex. Electron.、Chem. Eng. J.等国际主流刊物上发表高水平论文10余篇,相关工作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Science Daily、The World News Monitor、中国青年报与浙江省基础研究等国内外专业机构作为亮点报道。她还成功获批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等资助、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探索和之江国际青年人才基金等项目。博士学位论文“柔性智能仿生捕获结构驱动-传感一体化设计及自适应调控”获
  • 他是第八届浙江省“十佳大学生”作为95后新时代青年博士生他带领团队驻守生产线致力于突破芯片散热核心器件连接制造技术焊接科技强国“中国芯”他是浙江省第十五届党代会最年轻的党代表也是浙工大“青说青听”青年科学家理论宣讲团成员浙工大研究生先锋宣讲团成员下工厂进车间《尽欢》未删完整版电影理论宣讲传播当代青年“好声音”获“浙江省基层理论宣讲成绩突出个人”荣誉称号他是2022年“全国第五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典型人物”带领团队斩获“互联网+”国赛金奖等多项大奖他是浙江工业大学“十佳”学术之星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7篇授权专利20余项他就是机械工程学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李亚飞!“不论我们的专业背景如何,我们都要将自己未来的发展融入整个社会的发展中去,更好地服务人民、服务大众。”这正是李亚飞的行动指南。注重从党的理论中汲取信仰力量的他,立志成为立场坚定的“秉烛人”。【图2】在担任浙工大“青说青听”青年科学家理论宣讲团成员、浙工大研究生先锋宣讲团成员、机械工程学院“星火”宣讲团成员、余杭区“学红色党史、迎建党百年”宣讲员期间,他走进班级、社区、工厂和车间,总计宣讲20余场,辐射带动5000余人。在浙江省举办“建党百年首届‘
  • 11月3日,浙江工业大学机械学院袁巨龙教授站在人民大会堂领奖台,捧回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袁教授说:“这将是一个新的开端。”走在时代前列“在锅里炒豆子,怎么能干出精密的钢球!”2007年4月11日,火箭升空、帆板展开、对地定向、时间校准、轨道注入,一系列动作完成后,海洋一号B卫星于4月12日达到正常运行状态。这颗远在万里之外的卫星上就装载了袁巨龙教授团队为水色仪研制的轴承,如今小小的它已在轨稳定服役十几年。十几年来,袁巨龙教授团队不断攻克陀螺仪轴承、火箭燃料涡轮泵轴承、航天员生命保障系统的耐强酸碱自润滑全陶瓷轴承等系列高性能轴承超精密加工难题,系列产品在我国航天领域占有率达90%以上,实现了航天轴承的自主保障。 取得如此成果,袁巨龙教授说:“这一切源于偶然,关键在于打破原有思维把一切不可能都变成可能,过程中努力地把每一个细节都做完美,最后达到完美的结果也是必然的。” 1997年,有人问袁巨龙:“你知道轴承里的钢球是怎么加工出来的吗?”当时他就被这个问题难倒了。袁巨龙回去翻遍教科书,并没有找到轴承钢球的加工方法。他立刻前往钢球厂实地调研加工设备与工艺,一看“发现它们的工艺非
  •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浙工大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设立教书育人贡献奖评选出德才兼备、师生认可的优秀教师引导教师回归教书育人本位今天让我们走近第三届浙江工业大学教书育人卓越贡献奖获得者李俊源老师的故事 在《工程图学》的课堂上,有这样一位老师,他习惯拿着教鞭站在讲台上,时而手执教鞭走下讲台看同学们的图纸,时而针对同学的问题解答。这教鞭一拿,就是整整38年。38年,岁月化成树的年轮,鬓发染上白霜,他始终坚守教学一线,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奉献并热爱。有着39年党龄的他,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讲授好每一堂课。 他,就是浙江工业大学第三届教书育人卓越贡献奖获得者——机械工程学院教师李俊源。 自1985年参加工作以来,李俊源一直站在教学前沿,从事本科教学工作,主讲《工程图学》《机械制图》《计算机辅助设计》《零件测绘技术与实践》《产品形体建模与创新设计》等课程,累计上课达8000余节。《工程图学》是一门工科专业技能课,是入门者必须掌握的一门课,学好这门课尤为重要。但是在李俊源的课堂上,他从不叫同学们必须做